建投书局:情怀和颜值之外,实体书店每天学会一种职业技能
来源:文学报
|
作者:pro9f8c7e
|
发布时间: 2020-03-18
|
1082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场疫情,让实体书店的困境袒露在大众面前。对于近年来一直处于互联网冲击下的实体书店来说,疫情的冲击说是雪上加霜,或许并不为过。
书店纷纷开展各种自救措施,众筹、直播、“饿了么”点单派送、跨界合作……而位于黄浦江畔的“网红书店”建投书局(上海浦江店),在不能开门迎接读者的这段时间,并没有停下自己的思考和行动,而是举办了各种线上活动:直播学堂7周7堂课的“知识战疫”、充分挖掘员工个人魅力与才艺的“局君的睡前阅读”、“邂逅咖啡沙龙”与“从书店出发·阅读城市计划”直播品牌,在线上持续为读者提供专业立体的文化体验。
这一次,我们邀请了建投书局的晏婷婷和李璐来谈谈建投书局近期的各种“活泼”举措。“疫情给了所有书店人一个深入观察和思考,重新审视、反思过往不足的机会:情怀之外,职业技能是否足够扎实?是否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和运营能力?重创之后,我们的爱与热情是否还在?我们的努力与勤奋是否依旧?我们是否有在学习其他行业最先进的能力?”她们这样写道。
书店,从来就不是一座孤岛
文 | 晏婷婷 李璐
2020年开端,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人开始关注到实体书店生存的不易。困境之下,面对书店自身的问题和不足,也让我们重新思考:今天,我们需要成为什么样的书店人?到底什么样的书店人才能真正经营好、守护好一家书店?
建投书局在过去五年的运营经验中,吸取过教训,也迎接过惊喜,虽然至今依旧不够成熟,但逐渐摸索出了一个自己的回答:书店人,需要热爱、情怀、创新和坚守,更需要保持终身和深度学习,既要有文化人的坚定理想和人文关怀,也要有职业经理人的卓越经营管理能力。这样的书店人,能让书店在商业土壤中更好地向上生长,并孕育文化以新的生命活力,实现更加宽阔更加长远的人文愿景。
“网红书店”的颜值,日暮下的建投书局传记图书馆
2020年2月6日,建投书局店长谢重澄戴着口罩、手持手机直播架来到“自我隔离”中的的书店,对着直播镜头前几百位读者说:“店里有我们布置的装饰、策划的展览、调制的新品,这些都是春节期间读者本来会看到的样子。”由此开启了疫情期间建投书局的线上直播系列。谢重澄在建投书局三年的店长经历,让他和一批读者建立了深厚友情,除了日常书店经营管理,谢店长更是书局的形象代言人之一,在不同的平台与读者深度互动。
除了“云逛书店”,建投书局还联手上海银行策划了注重专业知识分享的“星涌人文直播学堂”,邀请名家学者,推出7周7堂课的“知识战疫”系列;充分挖掘员工的个人魅力与才艺,策划分享阅读之趣的“局君的睡前阅读”系列和传递生活美学的“邂逅咖啡沙龙”系列、“从书店出发·阅读城市计划”系列等直播品牌,其中既有宏观的公共政策、经济解读,也有具体的咖啡教学、剧场参观、画展导览等,在线上也持续为读者提供专业立体的文化体验。
“星涌人文直播学堂·知识战疫”准备直播
直播之外,建投书局的店员还变身“程序员”,用不到一周的时间开发出了“彩虹Reader”小程序,该小程序以14天为一个阅读周期,每个阅读周期特别策划一个主题和一份阅读书单,并邀请作者、译者或编辑学者担任领读人,与读者一起,通过每日线上打卡的形式,参与阅读的分享与交流。据小程序的内容策划人陈佳佳统计,“彩虹Reader”小程序于2月17日凌晨一上线,就吸引了近400人次的读者前来“打卡”,短短一天内就有3600多人次参与。读者王祝平半年前来上海旅游时参加了建投书局的文化活动,回到湖北宜昌后依旧持续关注着书局。此次彩虹Reader活动推出后,在家隔离中的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共读活动,“浮躁的心令躁动不安的我根本无法安定下来,于是我沉下心来阅读。读到叶开老师的《野地里来,野地里长》,我明白了故乡对于自己独特的意义,那个我们一直想逃离的故乡,最终却变成了万水千山都无法取代的美好!”
除了以各种创新的方式用好直播软件、小程序、短视频等新兴传播工具,建投书局还注重深度内容的策划与传播手段的结合。2月23日,书局将原本每月在门店进行的人物主题展览搬到了线上,2月人物特刊《加缪:在光亮中,世界始终是我们最初和最后的爱》,以电子人物特刊的全新面貌亮相,用音频、图片、文字的丰富形式,与读者深入分享月度主题人物加缪的生平和思想,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采访。
紧接着,讲述建投书局书店人自己故事的全新视频栏目《你好呀!书店》第一期也新鲜上线,视频里,书店里拥有“文艺诗人”“小姐姐”“水瓶座”等多个标签的“95后”图书顾问陈聪跟读者分享了他在书店工作的有趣经历和体会,收到众多读者的点赞与留言。谈到这个视频系列的策划初衷,负责人黄沁元说,“书店人本身就代表着人类生命之中积极主动的正向力量,通过书店人背后故事的分享,希望能不断扩充‘书店’这个无垠又深邃的小宇宙,拉近读者与书店的距离。”
“3周写了10个合作方案” ,书局品牌经理李弘晛说,虽然疫情让门店空间暂时关闭,只能在家办公,但是书局的艺术品策展、文化空间管理咨询、企业文化定制等“文化顾问服务”等业务一直在有序地推进与沟通中。
上面的这些画面,是疫情信号出现后,建投书局开展一系列“自救”行动中的部分缩影。虽然这些行动并无法直接大幅度改善书店的运营情况,但却让我们开始反思,面对当下的困境,我们作为书店人的能力是否还远远不足。
2017年5月呼朋引伴的“从书店出发”第一期-阅读《百年多伦路》和2018年7月人气火爆的卷西新书分享会
当然,作为城市文化思想的广场、阐述美学生活的空间、多元话语链接的平台,关于书店的运营,书店人未来还有很多的方向可以去进行创新和变革。例如,在读者服务上,我们是否做到了以五星级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服务,是否在每一个细节给读者创造出了满意和惊喜?在商业运营上,我们是否能把握住消费升级的逻辑、真正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在创造高品质的图书选品和文化内容,保持良知、坚守自身独特声音的同时,我们是否做到了不排斥技术进步,与最新科技接轨?
就如历史学家罗新老师对我们讲述的,“理想的书店人应该是能适应新的时代条件和时代需求的文化事业的先锋组织者”。针对上面的每一个问题,如果书店人都能够充分适应新的时代条件、紧密结合新的时代需求,不设限地去探索和尝试、与时代共进步;并且都能够有足够的自我要求,去保持终身学习和深度学习,不断吸收同行业特别是其它行业的优秀经验和先进能力,那么书店不仅仅能走出挣扎存活的艰难困境,更是能够凝聚更多力量、拥有全新格局、充满想象的空间。